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中山大教授_高雄氣爆事件傷亡重 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台灣時報)

這次高雄發生氣爆事件傷亡慘重,著實讓人感到沉痛與不捨。然而令人感到痛心的是,這場悲劇性的災難原本應該是可以避免的。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王家蓁認為如果當時負責操作高壓丙烯氣體運輸的雙方對於輸送高壓可燃性氣體的基本常識及細節都確實注意到並保持警覺,後果絕對不會如此慘烈。

王家蓁(見圖右)表示,通常在處理高壓氣體的輸送時,輸送管線的密閉性絕對是最首要也最基本的考量。在輸送氣體前先進行管線測漏應該是每一次氣體輸送都確實執行的基本步驟。若是在一方已送出氣體,而接收氣體的一方未收到的情況下,最可能的原因即是管線未保持密閉導致外洩!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為何雙方操作人員在發現管線壓力異常後竟然繼續輸送作業達數小時之久?真的是為了便宜行事不計後果?還是警覺性不夠?抑或操作人員對氣體本質的認識及危險氣體運送的常識根本不足呢?事發原因到底如何,檢調單位要一定要調查清楚並究責。

王家蓁表示,一旦察覺或偵測到有氣體外洩之虞時,第一要務是關閉氣體輸送閥門或開關,並疏散人員到免於曝露外洩氣體的安全範圍內並由專業人員判別外洩氣體的種類後進行相關的處置。本次氣爆事件造成如此慘重傷亡的原因,即是未能及時封閉道路即管制氣體外洩的危險區域,導致許多無辜的路過民眾受害。另外,未能及時檢測判別出外洩氣體的種類也是原因。就國內外氣體偵測設備而言,目前市面上大多是國外品牌,國內有代理,有多種能夠即時即地偵測氣體的設備,如利用質譜原理偵測的高壓剩餘氣體分析儀(QGA)、利用光譜原理偵測週遭氣體種類及濃度的週邊氣體分析儀等。若有需要針對某特定的已知氣體,如甲烷、乙炔、丙烯等進行即時即地偵測,亦可透過參數設定完成。這些氣體偵測設備可以機動性地帶到氣體外洩的事故現場進行檢測,而不需將氣體採樣送到特定檢驗場所,可以省去交通往返甚至救命的時間。

王家蓁表示,高雄氣爆事件事發當下,警消人員對於外洩氣體種類及外洩濃度等狀況的無法掌握,導致情況完全失控,讓此次許多站在第一線的警消人員枉送性命。

如果大家還記得國中理化課教導過的燃燒發生的三要件:須具備可燃物、助燃物及溫度到達燃點。對於本身具可燃性的氣體,用水或許能幫助降溫,但是無法完全將火澆熄,特別是有大量可燃氣體存在時,除非將可燃物移除或覆蓋,使其與助燃物(氧氣)隔絕。

目前尚失蹤的兩位警消人員,由於事發當時都是位處爆炸現場,研判爆炸當時的高溫早已將兩位警消的身軀化為灰燼。這慘痛的教訓一方面也指出了往後對警消人員的職業訓練中培養其對於氣體外洩危機處理相關知識及能力的重要性。

2014-08-16╱台灣時報╱宗教台灣╱黃福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