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星砂真面目 「有孔蟲」亮相 (蘋果日報)

你知道看起來浪漫可愛的星砂,其實是「有孔蟲」變成的嗎?台南左鎮菜寮化石館在暑假期間,展出全台首次以「有孔蟲」化石為主題的展覽,將把這種已存在地球5億4000多萬年的物種完整介紹,讓參觀過的大人小孩驚呼連連。

近萬種尚未滅絕

策展人成大地球科學博士簡至暐說明,「有孔蟲」從寒武紀就生存在地球上,是一種海洋微小生物,被當作是協助推斷地質年代的重要指標,目前已知台灣最老的岩層是大南澳片岩,就是憑藉著出現在片岩上的有孔蟲化石,揭露該岩層已存在超過兩億年。簡至暐說,「有孔蟲」光是有被命名的就高達20萬種,目前還未滅絕的應還有近萬種,其中民眾最常看見的就是星砂,「其實去海邊或山上都很容易看到有孔蟲化石,只是大部分民眾不知道那是寶貝罷了!」參與策展的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博士張詠斌則表示,目前電影《侏羅紀世界》熱映,吸引民眾對恐龍化石深感興趣,但相較於大型恐龍,其實「有孔蟲」這類有著多種不同樣貌的小生物,結構複雜性更高,更值得細細探究。

2015-07-04╱蘋果日報╱頭條要聞╱李恩慈╱台南報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