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考大學及其背後的故事–以中山大學為例(公視新聞)

十八歲的那個夏天,是許多人生命旅途中最重要的分歧點之一,有些人如願考上理想中的大學科系,而他們的成功通常被歸因於過去三年的努力。每當放榜那幾天,新聞媒體照例又要找幾個榜樣,報導他們勤奮向學而考上第一志願的勵志故事。另一些人,也許是沒考上熱門校系、沒考上國立大學、或是沒考上大學,他們往往被歸咎於努力不夠。

確實,個人努力相當重要。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個人努力可以提高考上理想志願的機會。然而,一旦你打開社會學之眼,就會看到比個人努力更深層的因素,那就是你在什麼條件下努力?好比說,你在乾燥的山坡地種植稻米,努力耕耘當然可以提高收成;但是,即使你付出加倍的努力,你的收成不一定比得上那些在水田裡種稻但疏於照料的農人。考大學也是如此,你在什麼條件下努力,影響你考上哪裡,而這個努力背後的重要條件是:你父母是誰?

誰的子女進入中山大學?

大量的社會科學研究已指出,是否考大上學與父母的教育程度高度相關。尤其,是否考上臺大與父母教育程度的相關程度又更高(*註1)。也許有人覺得臺大的例子太極端。那麼,像中山大學這種被稱為「中字輩」的大學(*註2),其學生家庭背景與一般人口有多大差異呢?

由中山大學社會系學生執行的2015年「中山大學基本調查」,可提供關於學生家庭背景的資訊。這個調查以中山大學在學學生為母體,根據各系級(共21個科系×4個年級)人數佔母體的比例分配樣本,以面對面訪問完成354份問卷(*註3)。換言之,這個調查對於全校的科系與年級具有代表性。另外,由於大學生的父母年齡大多落在40-59歲範圍,我從2013年「臺灣社會變遷調查」的資料中擷取出當時38-57歲(2015年變成40-59歲)的受訪者,代表同大學生父母年齡層的一般人口。

首先,讓我們比較中山大學學生母親的教育程度與一般女性有何差異。圖一顯示,在中山大學學生的母親當中,學歷為高中職或以下的比例,低於同年齡層一般女性;學歷為專科或以上的比例,則高於同年齡層一般女性。換言之,母親學歷為專科或以上的人,進入中山大學的機會高於其他人。

以下(圖二)顯示,中山大學學生父親學歷偏高的現象比母親更加突出,超過四成擁有大學學歷。其中,父親學歷為專科或以下的比例,低於同年齡層一般男性;學歷為大學或以上的比例,則高於同年齡層一般男性。由此可見,受過大學教育的男性,其子女進入中山大學的優勢更是明顯。

入學管道的差異

以上觀察,其實跟既有研究的結論沒什麼不同。不過,接下來我要探討的是還沒有明確答案的謎題。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舊時代遺老跳出來呼籲:恢復聯考最公平!對於升學而言,什麼叫做公平,實在難以討論。不然,抽籤決定最「公平」了,但應該很少人能夠接受這種「公平」吧?我們與其在語意上爭辯公平是什麼,不如從實質層面思考值得社會追求的共同目標是什麼。讓高教育家庭背景的人不要享有過多優勢、低教育家庭背景的人不會難以翻身,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目標吧。換言之,大學生的家庭背景最好不要跟一般人口結構差距過大。那麼,哪一種升學方式最接近此種目標呢?

(圖三)比較經由繁星、個人申請、指考分發進入中山大學者的母親教育程度,及其與同年齡層一般女性的差異。首先,我們可以發現無論何種入學管道,低學歷(國中以下)母親的子女都不容易進入中山大學。除此之外,指考分發使高學歷母親的子女獲得最大優勢,個人申請使其獲得次大優勢。有意思的是,繁星並未讓高學歷母親的子女享有太多優勢,反倒是提高了中等學歷(高中職)母親的子女進入中山大學的機會。如此看來,繁星最接近前面提到的目標,而指考分發最遙遠。

再來觀察父親的部分。相似地,(圖四)顯示無論何種入學管道,低學歷(國中以下)父親的子女都不容易進入中山大學。除此之外,繁星並未給予高學歷父親的子女太多優勢,並提高了中等學歷(高中職)父親的子女進入中山大學的機會。有趣的是,相較於指考分發者,個人申請者的父親教育程度分布較為離散,同時包含較多的國中以下學歷者以及碩博士。我猜測這可能是個人申請包含面試的效應。父親學歷超高的學生,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本而擅長談吐。出身低教育家庭背景的學生,則容易獲得教授們的讚賞與刻意提拔。這兩類學生顯得與眾不同,較容易經由面試脫穎而出。

以中山大學而言,恢復聯考只會讓高教育家庭背景的人享有最大優勢,這就是所謂的「聯考最公平」嗎?我無意將這裡的觀察推廣到所有大學。其它大學的情況如何?需要調查才能夠知道。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實證問題,得透過實驗、調查來解答,而不是透過想當然爾的腦補。

入學之後呢?

既然繁星讓較多父母學歷不高的人得以進入中山大學,這些人入學之後的學業表現會輸給高教育家庭背景的人嗎?針對學業表現,「中山大學基本調查」詢問受訪者下列問題:「平均而言,您的學業成績在班上大約排在什麼位置?」選項編碼為:1表示「前四分之一」;2表示「前半段,但不到前四分之一」;3表示「後半段,但不到後四分之一」;4表示「後四分之一」。換言之,數字愈大,表示名次愈後面。

我以學生自述名次做為被解釋變項,入學管道(只考慮繁星、個人申請、指考分發)、性別、父親教育年數、母親教育年數做為解釋變項,跑了兩個次序邏輯迴歸(*註4)。結果如表一所示。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在兩個模型中,繁星的迴歸係數都是負值,而且都標有星星或十字架符號。這表示繁星生的自述名次顯著低於指考入學者,也就是成績較好的意思。再者,申請入學者的迴歸係數沒有任何星星或十字架符號,表示其自述名次與指考入學者沒有顯著差異。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自述名次的測量太粗略,是否真的有效?幸好,我從教務處取得全校學生的匿名成績資料,可做為檢證(*註5)。以2007年入學者的畢業平均成績為例,繁星生79.2分、申請生76.6分、指考生77.1分。確實是繁星生最高,申請生與指考生差不多。其他年度的情況大致相同,不再詳細列舉。由此可見,自述名次是有效的學業表現指標。

走筆至此,不禁使人感嘆:繁星真是偉大的發明啊!這種制度不僅使父母學歷不高的人也有機會進入中山大學,而且入學之後的學業表現還高於平均水準呢。假如恢復聯考的話,這些人很可能就進不來了。當然,我得提醒讀者,統計描述的是整體趨勢,而不是個案情況。換言之,繁星生的平均成績不錯,並不表示每一個繁星生都是如此。此外,學業成績也不一定反映畢業之後的成就。有些大學生將較多時間分配到學習技能或培養人脈上,這同樣有助於未來成就。

除了入學管道以外,表一也顯示其他與學業表現相關的因素。首先,男生的迴歸係數都是正值,而且標有星星符號。這表示男生的自述名次顯著高於女生,也就是成績落後的意思。事實上,這不僅是中山大學的現象,也是全球性的現象。為什麼男生成績落後女生,已成為當前社會科學相當熱門的議題。這足以再寫一篇文章專門討論,因此本文點到為止。

再者,無論是父親教育年數或母親教育年數,迴歸係數都是正值,而且標有星星符號。這表示父母學歷愈高,子女名次也愈高,也就是成績落後的意思。這個發現相當違反直覺,而且既有針對中小學的研究都顯示:父母學歷愈高,子女成績愈好。為什麼在中山大學會出現相反的現象呢?我的解讀是,現有的升學方式可能高估了高教育家庭背景者的學業潛力。也就是說,他們的學業潛力其實沒有那麼高,但是現有制度讓他們佔了便宜,看起來比實際高一點。相較之下,低教育家庭背景者得擁有比前者更高的學業潛力,才能進到同樣的學校。等到進入大學後,後者的學業表現就超越前者了。

總結

這篇文章要告訴讀者的事情可歸納於下列幾點:
-你是否進入中山大學,跟你父母的教育程度是有關的。
-以中山大學而言,恢復聯考只會讓高教育家庭背景的人享有最大優勢。
-繁星不僅使父母學歷不高的人有機會進中山大學,且之後的表現還高於平均水準。
-現有升學方式可能高估了高教育家庭背景者的學業潛力。

註釋:

(*註1):讀者不妨參考這篇引發大量討論的論文: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 1,113-147。

(*註2):其實中山大學在教育部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排第7,也不算是排名中間的學校了。

(*註3):由於個人資訊的保護愈趨嚴格,我們無法取得全校學生名冊進行隨機抽樣。不過從下列跡象來看,這個調查的抽樣似乎沒有明顯偏差:我們分配樣本時沒有考慮性別,但事後檢查,樣本與母體的性別比例沒有顯著差異。

(*註4):我考慮過的因素還有:上大學前居住地的都市化程度、參加課外活動的頻率、打工時數。但這些因素與自述名次都沒有相關性,因此不在本文討論。

(*註5):特別感謝劉孟奇教務長的協助。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本文原刊登於「巷仔口社會學」。
•本文為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公共電視立場。

2015-07-13/公視新聞/議題中心/文、圖 葉高華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