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趣談七等生《我愛黑眼珠》宗教與倫理之爭

黃克全(左)與中文系主任蔡振念(右)在文學院合影
黃克全(左)與中文系主任蔡振念(右)在文學院合影
黃克全講七等生文本現代性議題
黃克全講七等生文本現代性議題
演講結束中文系主任蔡振念(左)惠贈禮物給黃克全(中)與王學敏(左)
演講結束中文系主任蔡振念(左)惠贈禮物給黃克全(中)與王學敏(左)
演講海報前合影(左蔡振念、右黃克全)
演講海報前合影(左蔡振念、右黃克全)
會場即景
會場即景
【校園記者陳曉妍採訪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於文學院舉辦一場學術研討會,討論台灣現代主義派中飽受議論的作家─七等生。會中探究七等生的現代性議題及其代表作品<我愛黑眼珠>,同時也邀請知名作家、時報文學獎得主黃克全,以及以讀者的身分來說明感想的黃克全夫人王學敏,為在場學子進行一場逗趣又不失文藝的座談。

找在外工作遲遲未回家的愛妻晴子,在前往的途中遭逢了洪水,導致城市淹水,李龍第躲到了屋頂上,並發現一名奄奄一息的妓女,男主角細心照顧妓女的畫面被對面屋頂上的晴子發現,由於他不承認自己是李龍第,被晴子誤認為背叛,晴子一番歇斯底里後便被大水沖走。水退後,李龍第送走了妓女,又再次踏上尋找晴子的路。

黃克全表示:「這是宗教絕對性與倫理相對性的討論。」並提到文中的「洪水」象徵「區別」。由於許多作家忽略了洪水,所以才將這作品評為「荒謬」。黃克全提到,文中人物晴子代表倫理的相對性,在洪水來之前,倫理道德是基本的社會規範;但洪水來以後,男主角遇到了象徵宗教絕對性的妓女,也就是當遇見了需要「被憐憫」的人,宗教的大愛就會大於倫理的小愛。其中,更由故事主角透過自我的對話,找出自我存在的價值,體現當時社會環境的存在主義特色。黃克全與王學敏更找出了七等生文本的問題核心:「生命對你來說,是美或醜?」

七等生於1967年發表<我愛黑眼珠>著作,飽受爭議及討論。黃克全回憶,他曾將討論我愛黑眼珠作品的論文寄給七等生本人,被七等生稱許,強調此論文碰觸到作者所想講的那個點。此時王學敏臉上浮現引以為傲的表情,表示:「有非常多討論七等生文本的人,但被七等生本人肯定的只有他〈黃克全〉。」並調侃說:「他〈黃克全〉寫得比說的好,因此總是需要一個助教來整理他的話,那個人就是我。」

怕延誤座談時間,黃克全在台上演講時不忘表示:「我還有幾分鐘...」、「我要趕快講完這段。」台下,其夫人王學敏也勇於插話:「該輪到我了!」、「這時間是我的了。」夫妻鬥嘴、搶麥克風的畫面相當逗趣。王學敏表示:「我們相處都是這樣的。」她也送在場所有人一句話:「要找到一個可以和自己對蹠的人,不管是好朋友、情侶、夫妻或夥伴。」更於會後在中山校園參觀合影,在西子灣畔文學院觀景樓留下美好記憶。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