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傳唱阿公的家鄉話,重掀「細妹按靚」熱潮… 客家話用音樂說出來(經濟日報)

一群不會講客家話的科技人,運用雲端技術,在網路上架設全台第一個客家音樂專屬網站(Hakka Music ),透過雲端網路,紀錄、保存並傳遞這份來自靈魂、土地與自然的詩歌,為客家音樂挹注新活力,也為學習客語打開一條新市場通路。

這群科技人是來自石頭資訊的經營團隊,他們有系統整理歸納出客家音樂與歌手資料,從採茶戲、童謠、老山歌到現在的流行歌,民眾透過網站可以聽到客家音樂的演化史。

客家歌曲創作人傅也鳴談到Hakka Music的網站時,眼中綻放出希望,這個新成立不久的網站,「是可以讓客家音樂躍上兩岸,甚至是全球市場的一個平台。」

打造全球平台

台灣客家人約有419萬人口,占全台18.1%,是重要的族群,但是由於小朋友們都不愛說「阿公的家鄉話」,造成客家語言快速流失。依客委會統計,台灣客語人口正以每年5%的減幅流失中,而能夠流利的說客家話的人口,集中在50歲以上,至於13歲以下的會說客家話的人口是愈來愈少。

客家話會說的人愈來愈少,這從客家音樂逐漸被邊緣化可以看出惡化的趨勢。傅也鳴回憶起數十年前,一曲「細妹按靚」客家歌紅透半邊天,台灣坊間隨處都可聽見,但曾幾何時,「客家音樂已被邊緣化,成為最弱勢的方言音樂」。

有一群資訊人,他們熟網路、懂科技,想要運用科技方式來推廣客家語言,成立Hakka Music的石頭資訊副總經理蕭仲文娓娓道出網站設立起源。去年中,旗下的夢想人生社群平台為擴充音樂收藏層面,看中屬於小眾市場的客家歌曲,藉此差異化,欲爭取更多會員加入。

當時透過高市府客委會幫忙,與高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執行長李銘興碰面,兩人討論中發現,客家歌曲的沒落正意味著客語的消失,要推廣客語,非得拉近民眾與客語間的距離,因此透過學習音樂這種最趣味化的方式,讓大家可以親近客語、學說客家話。

呈現多元要素

因此高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提供資金,由石頭資訊規劃架設獨立網站。蕭仲文說,石頭資訊是以網路社群平台起家,並擁有正夯的雲端技術及設備,設計出有系統、有創意的網站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最大瓶頸在於音樂授權的取得;為讓內容多元、豐富,設計團隊透過各地客家音樂老師介紹,跑遍全台。

石頭資訊協理翁宏霖回憶說,一開始,有幾個歌手以為是遇到詐騙集團,所幸有基金會等的背書保證,才順利簽下授權書,最後總共蒐集到40多個歌手、600多首歌。從以前的山歌到現在的流行歌曲、甚至RAP曲風都有,讓網站順利在去年10月底開張。

要掀起新風潮

石頭設計部經理鍾佩蓉說,網站點閱率可以突飛猛進來形容,剛推出時,在Google搜尋引擎網頁上是排在很後面的,而現在已推進到第一頁,每個月起碼有數千人上線。

他認為,與台語歌曲市場發展類似,客家音樂曲風從以前的山歌、日式演歌等,正朝向其他面向發展,例如摻雜英文、台語詞字等,走輕快曲風,欲跨入大眾市場,而網站正是一個發表平台。

該團隊正規劃把各歌手及素人放上網的作品,讓訪客進行票選,並邀請得票數高的歌手在各地舉辦巡迴比賽,再透過網站進行宣傳,開發市場,藉由推廣客語。

翁宏霖說,像先前在台灣大受歡迎的韓劇「大長今」,以及近年來掀起的哈韓、哈日風,一些粉絲為對喜愛的偶像有更深入了解,愛屋及烏,會去學韓語、去拍攝景點旅遊。希望未來客家音樂也能走到這種境界。

對於經營網站能否賺錢,蕭仲文坦言,基金會一年補助維護費並不多,但他們必須承擔軟硬體更新、人事、網路資訊安全及網路費等開銷,估算每年會虧損好幾十萬元。

不過他放眼於未來兩岸市場,他認為,現在先切入小眾的客家音樂,未來擴大延伸,對所經營的社群平台除有打響品牌知名度效益外,透過連結至旗下的社群平台,訪客可以下載自己喜愛的歌曲,包括歌手及網站都能受益。

重語言薪傳師

線上教學

隨時上一客

為了讓大家說客語,從中央的行政院客委會下至各地方政府,以及各大專院校、社區大學等正卯足開闢教學課程,從線上網路教學,到薪傳師從生活中教學,讓民眾可以輕而易舉入門學客語。

高市府客委會組長胡敦如說,在各種客語教學的方式中,線上教學是最方便的學習方式,行政院客委員架設的哈客網路學院最具代表性,開發各種多媒體課程,如有客家俚諺語漫畫、生活哈客100句、談天說地等課程,讓客語的趣味與奧妙透過漫畫、寓言故事、歌謠生動展現。

至於各地方政府客委會、處,同樣在官方網站都有提供教學課程,以高市為例,目前即推出每天一句說客語活動。

客語傳承也逐漸融入各大專院校教學。除像中央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成立客家研究所外,其他如中山大學、樹德科大、大仁科技學院等等也都開課教授,提升大學生對客語的認識。其中,高雄醫學大學還特別開設醫用客語班。

各縣市社區大學也普遍每學期推出客語課程,推廣客語傳播至中高年齡層人口群。

針對低年齡層人口,客語薪傳師則是一大生力軍,由行政院客委會實施的客語薪傳師制度,已有近1,300名老師,取得語言、戲劇、歌謠、文學四大類鑑定資格,分散全國各地。

胡敦如說,薪傳師和客家種子教師的差異是,現在客語種子教師是設置在學校中,但是客語薪傳師傳承客語,不限於學校,而是回歸到生活型態,可以在三合院,在大榕樹下,讓孩子輕鬆自在學習客語。

結合地方歌謠班 打破文化斷層

把客語變流行語

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此次帶頭出資架設客家音樂專屬網站,執行長李銘興希望能拋磚引玉,點燃民眾對客語音樂的興趣,進而擴大多說客語,讓客語成為一種流行的語言。

李銘興說,客家人來台發展屬於比較晚期,多半往丘陵地區發展,並且為了生活,必須融入閩南社會,結果造成客語嚴重流失。早在十年前,行政院客委會擔心若語言不存在,將出現文化斷層危機,即展開相關推動工作。

去年五、六月間,與石頭資訊洽談時,雙方一開始即凝聚共識,一致認為音樂是文化的重要元素,希望能透過彈說方式,讓民眾了解客家音樂,進而減緩客語流失繼續惡化。

對於目前架設的客家音樂專屬網站,雖然因著作權關係,只可以試聽,沒辦法做到免費提供下載,但訪客依然能透過連結到夢想人生社群平台方式去購買;站在基金會立場是樂觀其成,最起碼已跨出第一步。

他認為,該網站剛起步,尚有成長空間,例如現在大多歌曲只有音樂播放,無歌詞、MV等畫面;其次,網站音樂偏向流行音樂,走年輕人市場,相對地,一些老山歌、傳統客語歌曲少,希望未來能把這些音樂加進來。兼顧各年齡層民眾。

對於石頭資訊欲舉辦比賽,李銘興持認同看法,他說,網站成立後,看得到點閱率增加;未來會藉由多舉辦活動,把網站推銷出去,吸引不太會使用網路的高年齡層族群加入。

同時可以爭取客家社團認同,以高雄為例,有四大同鄉會包括新桃苗、屏東、美濃及東勢,總共有二、三十個客家歌謠班,相互結合起來,形成加乘效益。讓網站內容更寬廣、更紮實。

李銘興心有所感地說,客家文化發展處於弱勢,必須去創造獲利才能延續下去。

客語歌最佳拍檔 打造跨族群音符

客家小鄧 要掀亞洲哈客風

韓國合唱組合Spuer Junior、少女時代等席捲亞洲樂壇,藉由韓語歌曲的流行,帶動全球掀起一股哈韓風。擁有「客家鄧麗君」美譽的歌手陳雙,期待客家音樂也能站上國際舞台,吸引樂迷目光,帶起哈客風,對客語產生學習興趣。

陳雙本名陳淑齡,國小時就以優美的歌聲,拿到南部七縣市歌曲比賽的亞軍,由於父母都擔任老師,原本希望她當老師或公務員,但她年少叛逆,高中畢業後隻身到台北學古箏,著迷古箏琴音的優雅;後來在樂團當古箏手、古箏老師。

陳雙有一年南下屏東探親,與舅媽相約在一家卡拉OK店唱歌,巧遇上客家音樂製作人傅也鳴,為兩人開啟了最佳拍檔之窗。

專情客語歌曲創作的傳也鳴拿出放了三年的押箱寶「夜合」,與陳雙合作,結果一唱成名,在客家村莊流行起來,隔年並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題及最佳新人兩個獎項。

對於一炮而紅,陳雙說,「夜合」一曲是欲傳達客家婦女忙碌於家庭內外的情境;她從小是由外婆一手養大,回想起她每天忙進忙出的景象,以此做為詮釋,果然唱出韻味。

傅也鳴說,陳雙的歌聲圓潤柔亮,擁有溫柔婉約特色,把由醫師詩人曾貴海作詞、他作曲的「夜合」,唱出所要表達的含蓄動人情愫,也贏得「客家鄧麗君」美號。

隨後,傅民雄再為陳雙創作「黃揚葉滿天飛」、「問海」、「千年夢醒」等多個專輯,也分別入圍2006年、2007年、2009年金曲獎,四次入圍七個獎項,雖然都未得獎,但已紅遍兩岸客語歌壇。

像2009年5月中旬,在廈門舉行的首屆海峽論壇「中華情.海峽緣」開幕晚會,陳雙即獲邀登台演唱,以悅耳婉轉的歌聲,風靡全場。

傅也鳴說,現在製作的音樂不是傳統的客家歌謠或山歌,引入了各種曲風,如搖滾、華爾滋、爵士、探戈等,讓客家歌曲樂風更豐富、多元化。希望即使不是客家人,也能啍上兩句。

最近陳雙、傳也鳴與台語歌曲創作人翁何文合作,為陳雙製作一張融合台語元素的新專輯「再尋」,欲挑戰更寬廣的客家音樂領域,贏取樂迷的心。

2011-03-14╱經濟日報╱第C8版╱主題特區╱文∕吳秉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