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內部整合 綠不如藍(陳茂雄)(蘋果日報)

作者: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陳茂雄

民進黨總統敗選檢討報告出爐,但不同的意見繼續延燒,電子媒體的名嘴也加入圍剿。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下達「封口令」,要求黨內不要對民進黨的敗選檢討批評,甚至於評論。馬英九表示,這次選舉國民黨雖然獲勝,但並不是大獲全勝,還需要繼續努力,因此做好自我檢討比較重要,不必檢討民進黨。

民進黨的敗選報告出爐後,還是砲聲隆隆,美其名是繼續檢討,事實上是選後的鬥爭。民進黨的敗選,各派系的政治版圖會再重整,鬥爭是免不了的,而且是難以終止,除非國民黨介入。馬英九的「封口令」的確是高招,只要國民黨介入,就會終止民進黨的內鬥,轉而變成國、民兩黨之爭。
民進黨的內鬥很難和解,四年前初選造成的恩怨到現在還不能化解,半年前初選產生的糾葛表面上和解,事實上還嚴重對立,讓選民感到納悶。
民進黨批評國民黨寧可與中國和解,就是不願意與國內的在野黨化解衝突,只是民進黨沒有檢討自己連黨內都不能和解,要怎麼與其他政黨化解糾葛?
民進黨所檢討的敗選原因五花八門,可是沒有抓對真正的問題。依據民進黨自己的民調,蔡英文曾經三度贏過馬英九,其他時段兩人的差距也數度落在誤差範圍之內,可是選舉結果,連民進黨自己都感到意外。民進黨所檢討的敗因,一路走來都沒有改變過,可見敗選的因素並不是民進黨所檢討出來的原因,還有其他因素。

非利益之爭難和解
縣市長及五都選舉的選票合計民進黨贏過國民黨,幾次立委補選國民黨也輸得很慘,連鐵票區的桃園、台東都淪陷,可是在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國民黨卻大獲全勝,民進黨應該思考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五都選舉及立委補選國民黨失利最主要的原因是地方派系鬆動,甚至於窩裡反,可是在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時地方派系整合成功,樁腳發揮很大的功效。
民進黨不容易修補內部的裂痕,可是國民黨在這次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卻成功的整合地方派系的鬆動。當然,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合併舉行是重要的原因,若是分開選舉,地方派系因鬆動而不動員樁腳助選,總統大選國民黨必定敗北,可是兩項選舉合併舉行,立委候選人當然會動員樁腳助選,總統候選人也沾了光,形同地方派系大整合。
政黨內部所以出現衝突,都是為政治版圖等利益而衝突,國民黨內部的衝突,會赤裸裸的表示對利益的分配感到不滿,可是民進黨永遠不會提到利益,而是以其他富麗堂皇的理由來抨擊別人。利益之爭容易擺平,只要利益再分配就可,所以國民黨的內部出現衝突比較有機會和解,民進黨則無從和解,因為真正衝突的原因大家都不會說出口,若稱國民黨為真小人,那民進黨就是偽君子。
民進黨還未脫離運動型的團體,依賴凝聚群眾來爭取選票,各級選舉,初選過關的人就變成綠營支持者的精神領袖,失敗者其群眾都會流向勝利者,自己什麼都沒有,除非讓出線的人在選舉中垮掉。
國民黨是組織型的政黨,政治人物各擁有自己的人脈,大家合作就能爭得政治版圖,否則就兩敗俱傷。顯然的,依政黨屬性,國民黨內部容易合作,民進黨則否。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4056611/IssueID/20120229/applesearch/

2012-02-29╱蘋果日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