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延畢 蔚為風潮 不求成績過關 不想順利畢業 一班總有10多個 怕工作不好找 服兵役又塞車 留下來考研究所 (聯合報)
「教授,請您當掉我!」每年五、六月前夕許多大學應屆畢業生找教授幫忙,不是求成績PASS,卻是拜託當掉他們,好讓他們順利「延畢」,部分大學延畢人數達應屆畢業生的五分之一,蔚為一股風潮。
不景氣,工作不好找,服兵役又人太多而塞車,研究所名額雖增加,但錄取機率還是很低,許多大學應屆畢業生選擇延畢;高雄市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生黃延任說,延畢是為了想考研究所,不想當兵「班上五十多個學生中,就有十個延畢,理由多半和我一樣。」
桃園縣中央、元智、中原大學近年延畢生大約占應屆畢業生的二成多,今年三校延畢學生預料仍可能超過二成。中原大學申請延畢的醫工系學生黃世維認為,工作不好找,利用延畢加強進修,培養能力。
交通大學學生陳翔銓說,以「延畢」方式準備研究所,在校園裡常聽到,大家已經「習以為常」這是個人的選擇,他人不應賦予太多道德判斷。清大梁姓應屆畢業生表示,大學四年沒好好念書,臨時決定考研究所,考試在即準備時間太短,只好選擇「延畢」。
中山大學表示,學生能不能畢業,由學校決定,但要不要延畢,則是學生自己作主;如果是因為覺得景氣不好、工作難找而延畢,那麼誰又能保證明年、後年景氣就會好?
清華大學教務長彭宗平表示,故意「延畢」的學生「沒有志氣」,考研究所才需準備三個科目,念了清大四年修了一百廿個學分,還需以「延畢」的方法考研究所,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交通大學教務長林振德說,學生故意「延畢」時有所聞,學校的立場是「尊重學生所做的決定」,但此種方法不可取,他希望學生能提早生涯規劃,大二或大三時就應開始準備研究所。
(記者徐如宜、曾增勳、廖淑惠、鄭文正採訪,吳文良整理)
2003-04-21╱聯合報╱第20版╱省市綜合新聞╱地方新聞中心記者╱專題報導
不景氣,工作不好找,服兵役又人太多而塞車,研究所名額雖增加,但錄取機率還是很低,許多大學應屆畢業生選擇延畢;高雄市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生黃延任說,延畢是為了想考研究所,不想當兵「班上五十多個學生中,就有十個延畢,理由多半和我一樣。」
桃園縣中央、元智、中原大學近年延畢生大約占應屆畢業生的二成多,今年三校延畢學生預料仍可能超過二成。中原大學申請延畢的醫工系學生黃世維認為,工作不好找,利用延畢加強進修,培養能力。
交通大學學生陳翔銓說,以「延畢」方式準備研究所,在校園裡常聽到,大家已經「習以為常」這是個人的選擇,他人不應賦予太多道德判斷。清大梁姓應屆畢業生表示,大學四年沒好好念書,臨時決定考研究所,考試在即準備時間太短,只好選擇「延畢」。
中山大學表示,學生能不能畢業,由學校決定,但要不要延畢,則是學生自己作主;如果是因為覺得景氣不好、工作難找而延畢,那麼誰又能保證明年、後年景氣就會好?
清華大學教務長彭宗平表示,故意「延畢」的學生「沒有志氣」,考研究所才需準備三個科目,念了清大四年修了一百廿個學分,還需以「延畢」的方法考研究所,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交通大學教務長林振德說,學生故意「延畢」時有所聞,學校的立場是「尊重學生所做的決定」,但此種方法不可取,他希望學生能提早生涯規劃,大二或大三時就應開始準備研究所。
(記者徐如宜、曾增勳、廖淑惠、鄭文正採訪,吳文良整理)
2003-04-21╱聯合報╱第20版╱省市綜合新聞╱地方新聞中心記者╱專題報導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