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請託稿╱劉源俊:台灣政治運作漸背離三民主義(中華日報)

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二十六日指出,當今台灣政治運作漸背離三民主義的民族與民生主義,頂多保留半個民權主義和半個民生主義;中國大陸走的方向則大體依照民族主義和半個民生主義。他認為,「三民主義」已殘破不全,未獲得應有重視,但仍堅信,未來三民主義的價值會重新受到肯定。

為弘揚國父學說事蹟及天下為公之精神,並配合終身學習教育之推展,國父紀念館二十六、二十七兩日舉辦「第七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邀集美國、新加坡、日本、、中國、香港和台灣等地對孫學有專精研究的學者專家百餘人發表論文。劉源俊昨日在會中以「三民主義中之灼見及其時代意義」為題發表專題演說。

劉源俊說,考查中國歷經苦難而輾轉推行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它的精義就是「民生主義」,所以中國共產黨尊稱孫中山為「革命之先行者」。而台灣近年走的路線完全背離了民生主義,民營電視台大量出現,公營電視台聊備一格,造成了文化急速沈淪的現象。而中國大陸「經濟學台灣」的結果,也越來越走資本主路線。

國父紀念館館長張瑞濱表示,此次研討會將發表論文二十九篇,並以「傳承與創新--紀念中山先生演講三民主義八十週年」為主題,分「歷史組」、「思想組」、「時代組」三議題進行討論,應邀出席的學者包括:美國猶他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日本愛知大學及關西大學,大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湖北大學等,台灣方面出席的學者則包括中央研究院及各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教授。

張瑞濱希望藉由學術研討會的舉辦,擴大與海內外及大陸學術機構加強聯繫,從而助益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外,更希望藉由客觀的學術討論,彙整各方意見,具體闡揚中山先生的思想學說。

此次研討會中,以政大中山所所長邵宗海的「族群差異意識與民族參與」及台師大政治所所長陳延輝的「從孫中山政黨政治的思想看中國國民黨的轉型」兩篇論文因與時事有關較受矚目。

2004-03-27╱中華日報╱台北都會╱康照祥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