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專論 小人物的大故事(台灣時報)

作者:國立中山大學亞太所教授兼所長顧長永
       
台東賣菜婦人陳樹菊日前再度登上國際媒體,生活儉樸的她,以辛苦賣菜所得幫助就學及捐贈慈善機構,獲得菲律賓二○一二年的「麥格塞塞獎」。儘管陳樹菊已經在去年獲得美國時代雜誌「最具影響力的百大人物」殊榮,但是這次陳樹菊再度獲得號稱亞洲諾貝爾獎的「麥格塞塞獎」,其清苦度日卻大方捐贈的善行義舉,不僅是她個人實至名歸,更是台灣人的光榮。

菲律賓的「麥格塞塞獎」對很多人而言相當陌生,可是這卻是亞洲地區最具有聲望的國際獎勵。菲律賓在東南亞地區並不是一個受人注意的國家,其政治貪腐及經濟發展的落後,甚至成為詬病的負面教材。可是,菲律賓在二次大戰獨立後,卻出現一位有名望的總統,這就是菲國的第三任總統:麥格塞塞。

軍人出身的麥格塞塞曾經在一九五○年代初期擔任菲律賓的國防部長,當時正逢菲律賓共產黨作亂,麥格塞塞率領菲律賓部隊積極剿共,穩住當時菲律賓的政局。由於他的功勳彪炳,於一九五三年競選總統獲勝,擔任菲律賓的第三任總統。麥格塞塞任內政績卓著,在一九五七年競選總統連任,原本很有機會獲勝的他,卻在當年三月因飛機失事而身亡。菲律賓為紀念這位為傑出的國家領袖,因而成立「麥格塞塞獎」,頒發給亞洲地區對公共事務有傑出貢獻的人士。這就是「麥格塞塞獎」的由來。

陳樹菊女士行之有年的善行義舉,使得這位名不見經傳的菜販小人物,再度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這位幾乎未見世面的小人物,她默默行善的義舉,卻成為國際媒體報導的大故事。這次獲得「麥格塞塞獎」的五位亞洲人士,陳樹菊的肖像不僅排名放在海報的最高位置;而且五位獲獎人合照時,她是被安排站在中間的最重要位置;她也是五位獲獎人當中,唯一的女士。

台灣受限於國際政治因素,鮮少有機會出現在國際媒體。可是,陳樹菊這位平凡的小人物,卻戴上中華民國的徽章登上國際媒體。她慷慨助人的溫馨故事,不僅再度將台灣登上國際媒體,也帶給台灣人民無限的光榮。

陳樹菊獲得「麥格塞塞獎」的同時,台灣媒體亦大幅度報導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新聞。郝市長公開呼籲阿扁總統保外就醫,接著又公開宣佈台北市將捐款救濟屏東地區被天秤颱風侵襲的受災戶。郝市長的作為立刻引發爭議及討論,甚至無限上綱到政治動機論,認為郝市長的作為提前引爆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有些媒體人甚至扮演郝市長肚子內的迴蟲,高談闊論郝市長的作為與動機。

郝市長最近言論及作為的動機到底如何,其實他自己最清楚。若未經他本人授權,任何人都沒資格扮演他的喉舌。可是,台灣社會的無聊人士卻很多,例如自以為是的政治傳聲筒、經常說錯話的名嘴、怪力亂神的星象人士等。這些似乎有些名氣的人物,每天都希望製造一些聳動的大新聞,好像他們就是權威人士。可是,他們及他們的言論,最後都將化為烏有、成為歷史的灰燼。

默默行善的陳樹菊不大會說話,更不會製造新聞;這次獲得「麥格塞塞獎」,她仍然沒有說些大道理,只是將獲獎所得五萬美元,全數捐給台東的馬偕醫院。衷心期盼台灣出現更多的陳樹菊!

2012-08-31╱台灣時報╱第3版╱焦點╱顧長永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