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吳榮義:中國扭曲發展 壓縮台商利潤(台灣時報)

民進黨舉辦的Open Studio論壇昨天進入「面對中國經濟」議題。主持人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說,中國總理溫家寶、經濟學家吳敬璉及世界銀行、中國國務院合寫的「中國二0三0」報告,都警告解決中國發展有嚴重結構問題,需要政治自由、民主化的配合才能奏效。中國景氣變差,對台灣就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而況中國內部的問題叢生,勞資關係緊張、台商利潤不斷被壓縮。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說,中國的經濟是以「扭曲」的方式發展,像對產業大量補貼,其目標是要「趕超」已開發國家,但問題是當扭曲過度時,是否會無法承受而摧折?國際貨幣基金最近的報告估計,如果中國軟著陸,台灣經濟成長率減半;如果硬著陸,則台灣成長近於零,後果十分嚴重。

政大教授童振源探討在中共十八大前,中國將著力「保增長」與「調結構」二者需兼顧的壓力。中國降低對出口與投資的政策支持,即是要進行結構調整,但目前仍落後於規劃目標。對於近期經濟趨緩,中國仍有餘裕刺激景氣,在貨幣、財政政策與基礎設施建設等都留有施展的空間。「保增長」雖然是十八大接班的必要條件,但過於強調又會與「調結構」的目標衝突,因此十八前擴大內需的力道不會太強。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陶儀芬對「中國崩潰論」提出否定的論點,但有三個問題值得注意:一、出口衰退不會造成硬著陸,因為官方會以提高投資來代替。二、二00八年政策刺激不會造成金融危機,因為中國外債極低,且銀行體系高度管制,雖不公平也無效率,但很穩定。三、中國過度依靠出口與投資不一定因內需市場而發展不起來,因為消費其實有成長,但投資與GDP成長更快,這在經濟放緩後應將有所改善。再者,如果加入「灰色經濟」,其實消費佔GDP比例可能高達百分之五十,中國未來內需必須以金融自由化與提高社會福利支出來提高收入,才能提高消費支出。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研究所副教授范錦明認為中國以往是靠總和需求的拉昇來帶動經濟成長,但會造成物價嚴重上漲,影響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安定。中國未來希望以產業升級與創新為發展的驅動力,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要部分。

2012-09-26╱台灣時報╱第5版╱綜合╱孫麗菁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