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關心童詩選 國小翰林版下學期國語教科書課文童詩選疑義 新北市三重區興穀國小校長 何元亨(台灣時報)

六下第一課墾丁風情,作者余光中。

第一節貝殼砂,主旨應是貝殼砂,詩人要給讀者的意象,是貝殼外表人寵人愛的光澤,當然也擬人化了海神的攤位,水晶的寶盒等。全篇盡是斷句的散文。詩末四句:「就這麼大方,海啊,都送給了我們/而人呢,拿什麼跟她交換?/除了一地的假期垃圾/破香菸盒子和空啤酒罐」與主旨不直接相關,跳脫了主旨要表達的貝殼砂,簡單來說是離題了。

第二節風剪樹,風剪樹指的是一邊長著葉子、另一邊卻相對稀疏的樹;這種現象是由於強勁的風,使得樹靠風吹來的那一邊無法生長,在臺灣通常是 來自海上的風,因此在臺灣較常見的風剪樹是禿的那一邊面向大海 ,尤其在東北季風盛行的地方。

第一句再強悍的風季也休想拔起,「風季」應指季風,特別是墾丁強勁的海風,詩人要強調的是吹著海風的季節吧,風季應該很長,海邊的樹一整年都得面對海風的吹襲。但對孩子而言,「風季」是艱澀脫離生活現實的,也不常見的語詞。

第二、三句:「這半樹清翠的生機/永不下降的一面半旗」,如果改成散文連結的句子,便是「略喻」的寫法了。只是譬喻的寫法應以具體喻抽象,兩者之間應有外形、功能或歷史的連結,才能讓孩子讀得懂。另外,「降半旗」其實是另一種形象,半旗的形象如果要勉強跟半樹清翠連結,恐怕就有點勉強了。

第四、五、六句:「一半的頑根撐在空際/另一半,更頑固的意志/緊緊踹住最後的岩石」詩人為了形容兩個「一半」的頑根,以撐在和踹住,「踹」這個腳踢的動作,不是靜止的,如果頑根可以踹住岩石,可能在頑根和岩石間有彈簧連接。那不是很奇怪嗎?

很可惜,也許礙於名家選文,編輯不敢請大師稍作修正,這也是名家選文難以突破的瓶頸,為了尊重原作,犧牲孩子對童詩正確的認知。

五下第一課玉山之美,如果拿掉「山風瀑布」這個景點,內容說的不只適用於玉山,更適用於全世界所有的山。第一段:「山/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高大 還要強壯/雲/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溫柔 還要輕盈」更明顯泛指全球各地的山和雲了,和玉山之美脫節。既然談的是玉山之美,應強調玉山美麗之處啊。第二段一開頭:「我們眺望高聳的峰頂」,可見詩人準備從平地開始出發了,但是接著卻說:「呼吸著沁涼的空氣」,這又和平地的空氣品質無法密切連結。看起來詩人要以空間距離來營造整首詩的結構,卻未竟其功,第三段開頭便見:「沿著鮮綠的山風瀑布」用鮮綠來形容瀑布倒是少見,詩人應該是要表達瀑布兩側的鮮綠色的樹木和草地,但孩子大概只能直接學習「鮮綠的瀑布」,除非延伸教學,不然是很難懂的。

全篇運用了許多簡單的擬人化句子,如:瀑布已經說話、山壁上的蕨草看見了、林間無數精靈的竊竊私語等。末段:「只是/只是我們的背包太小/怎麼也裝不下/整座山/和連綿不斷的回憶」更是明顯的散文斷句,當然也適用各座美麗的高山,不專屬玉山之美了。

四下第一課黑面琵鷺之歌,這首詩,因為是寫給四年級的孩子讀的,跟高年級比起來更是淺顯易懂了,詩人要以「我」第一人稱串聯全篇,確實是成功的,但若將整首詩各段分寫成一篇散文的段落,散文詩的形式更是明顯了,當然,孩子也就學習到詩的散文化,學習詩只是斷句的散文了。但對於童詩而言是否恰當?值得商榷。

三下第六課鹿港風光,這首詩是韻文,第一段押ㄚ韻,第二、三段押ㄥ韻,第四段押ㄠ韻。因為押韻,讀起來輕快活潑,也簡單的介紹鹿港景點和特產,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更顯簡單易懂。

二下第一課走進大自然,全篇試圖營造形式類疊,可惜在末段留下了敗筆。各段分別以「走在原野上」、「走在稻田裡」、「走在山林裡」、「走在小溪邊」做為開頭,雖然完全不具空間邏輯,卻也經營出童詩的形式美,末段:「我喜歡/大自然/不知道/大自然是不是/也喜歡我?」是破壞全篇形式美的一段,詩人或許想營造回味無窮的詩性,卻脫離了走進大自然的主題。

在一下的課文裡有多篇詩作,為了讓一年級的孩子讀懂,名家選文內容大都以韻文形式呈現,這個階段以啟發一年級孩子閱讀的興趣為主要目的,趣味性較文學性濃厚,大部分的詩作也能兼顧孩子的生活經驗,連結文字與孩子的體驗。

一般人總認為童詩是最容易寫作的文體,其實,如果不是因為教科書的傳世經典,童詩或許可以不拘形式,但,總希望孩子不要認為童詩只是斷句的散文。

2013-03-09╱台灣時報╱第24版╱副刊╱藝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