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狂抽海沙 金門「桑田變滄海」(世界日報)
大陸廈門近幾年大興土木,在福建沿海狂抽海沙,造成一水之隔的金門沿岸沙灘嚴重流失,台灣學者李忠潘發出「生態浩劫」的警訊。他說,抽沙行為若不停止,再過十幾廿年,金門的沙灘恐將只剩光禿禿的礁岩。
廈門近10年高度開發,大、小嶝兩島之間即將興建國際機場而填海造陸,再加上金門全面禁採海沙而仰賴大陸「進口」,海上採沙已成福建沿海火熱的新興行業。
金門海巡隊表示,近幾年大陸業者海上採沙行為明顯增加,甚至還經常「撈」過界,出現在金門北面、西面及小金門一帶海域。為遏止抽沙行為,取締罰款金額已提高至新台幣300萬元,但抽沙船還是抓不勝抓。
先後在金門進行海岸線研究長達十年的高雄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李忠潘表示,金門沙灘上的沙是從大陸漳州龍海市九龍江口沖刷下來,經過幾萬年的海浪篩洗堆積而成,當沙灘流失,恐永遠無法恢復。
他說,當顆粒較粗的沙被抽走,海浪就會直接侵蝕岸上泥土層,顆粒較小的泥土根本留不住,岸際也會因地基掏空而崩落,且崩落的速度只會愈來愈快。
他表示,大陸福建沿海如果抽走10萬立方公尺的海沙,相當於金門長達一公里的沙灘就要下陷一公尺,陸地同時還要倒退100公尺。
他舉例,日據時代金湖鎮漁村有一條「雙打街」,現已完全沒入海中,就是過去金門曾經抽取海沙的結果,許多擁有土地權狀的民眾因此「桑田變滄海」。
雖然金門縣政府早在十年前就已全面禁止海沙開採,民眾要興建房屋、公務部門要建設,都得從大陸「進口」,但大陸來的海沙,可能都是金門沙灘流失的。
李忠潘表示,如果大陸方面不能禁止採沙業者的行為,金門土地面積將持續縮減,將來地圖可能得重畫。
2013-05-06╱世界日報╱記者陳向鑫金門5日電
廈門近10年高度開發,大、小嶝兩島之間即將興建國際機場而填海造陸,再加上金門全面禁採海沙而仰賴大陸「進口」,海上採沙已成福建沿海火熱的新興行業。
金門海巡隊表示,近幾年大陸業者海上採沙行為明顯增加,甚至還經常「撈」過界,出現在金門北面、西面及小金門一帶海域。為遏止抽沙行為,取締罰款金額已提高至新台幣300萬元,但抽沙船還是抓不勝抓。
先後在金門進行海岸線研究長達十年的高雄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李忠潘表示,金門沙灘上的沙是從大陸漳州龍海市九龍江口沖刷下來,經過幾萬年的海浪篩洗堆積而成,當沙灘流失,恐永遠無法恢復。
他說,當顆粒較粗的沙被抽走,海浪就會直接侵蝕岸上泥土層,顆粒較小的泥土根本留不住,岸際也會因地基掏空而崩落,且崩落的速度只會愈來愈快。
他表示,大陸福建沿海如果抽走10萬立方公尺的海沙,相當於金門長達一公里的沙灘就要下陷一公尺,陸地同時還要倒退100公尺。
他舉例,日據時代金湖鎮漁村有一條「雙打街」,現已完全沒入海中,就是過去金門曾經抽取海沙的結果,許多擁有土地權狀的民眾因此「桑田變滄海」。
雖然金門縣政府早在十年前就已全面禁止海沙開採,民眾要興建房屋、公務部門要建設,都得從大陸「進口」,但大陸來的海沙,可能都是金門沙灘流失的。
李忠潘表示,如果大陸方面不能禁止採沙業者的行為,金門土地面積將持續縮減,將來地圖可能得重畫。
2013-05-06╱世界日報╱記者陳向鑫金門5日電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