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感官感覺的邏輯,探討藝術大師培根繪畫

入場簽到
入場簽到
陳蕉教授介紹書籍
陳蕉教授介紹書籍
演講會場
演講會場
聽眾與講者互動
聽眾與講者互動
哲學所學生
哲學所學生
觀眾回應講者
觀眾回應講者
【校園記者王馨慧、實習記者黃婉青採訪報導/倪培榮攝影】11月8日於蔣公行館,由哲學研究所主辦的「影像與感覺系列演講」,特別邀請到陳蕉教授前來,以「感官感覺的邏輯」為題,暢談德勒茲對培根繪畫的解析。陳教授結合藝術賞析與哲學思維,從培根繪畫三元素談起,最後說明培根如何「讓不可見的成為可見」,現場氣氛熱絡,講座最後在精彩問答中畫下句點。

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而吉爾‧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則是法國的後現代主義哲學家,主要致力於哲學及藝術作品、理論的研究,其著作《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的邏輯》便是藉由評論培根,將哲學觸角伸向繪畫。陳蕉教授藉由此書,於本次演講,向在場聽眾分享德勒茲對培根的解析。

講座一開始,陳蕉教授對現場聽眾進行導論,從五千年前的洞窟壁畫談起,接著介紹至上主義、純粹主義等,陳教授提到當時藝術主張「呈現智性秩序的世界」,那是個「依賴腦子工作後的世界」,然而,培根選擇捨棄,並開創以「感官感覺為主」的藝術道路。

進入〈感官感覺的邏輯〉講題後,陳教授提到:德勒茲歸納的培根繪畫元素有三:感覺形象、輪廓與結構。陳教授以1971年〈self-portrait〉畫作講解:「形式沒有消失,相沒有被抽掉,但可以看見裡頭有份力量在作用。」接著說明培根的畫作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人與物雖保有大致的形體,但時而曲折、時而變形,彷彿有股「看不見的力量」在翻攪與折磨著他們。陳蕉教授強調:培根的繪畫是為感官知覺而作,看培根的作品,「不需要通過大腦」,純粹用感官感受,則「身體會被召喚」。

「身體同時對著世界展開它自己,而世界也是透過身體而展開。」陳教授提到這是培根繪畫的特色,並和哲學中的身體現象學相呼應,她表示培根畫作是「一場身體的再領域化過程,以及大腦去領域化過程。」並以〈Figure at a Washbasin〉、〈Triptych may-june〉、〈Triptych , Crucifixion〉、〈poetrait of JohnEdwards〉等作品進行分析,講解畫作中的運動關係、場域、力量、聲音、輪廓、骨肉張力、時間性、流動性等。

此外,陳教授特別提及培根畫作裡的「肉」,並提到「培根認為肉是人和畜牲的共同事實」,以及培根將肉舖視為教堂,對肉進行哀憫的行為。培根所畫的人像幾乎沒有清楚的型態,多半呈現癱軟或扭曲的「肉」,陳教授以此進一步帶出「流變」概念,以及講解德勒茲的「無身體器官」中的「樹系統」與「草系統」,前者有根植不變的東西,後者則為遊牧、未定的狀態,無固定規則,陳教授以此說明「流變」概念,與培根繪畫用意。

而培根究竟如何「讓不可見的成為可見」?陳教授以畫作講解,培根如何將原本不可見的力具象化,並列舉隔離的力量、扭動的力量、基礎的力量、消失的力量、恐懼的力量等,進一步解釋。而在觀眾被問及,這些力量的具象化和作者生命經驗是否相關?陳教授提出60年代「作者已死」的觀點回應:「藝術家在想什麼,我們不知道;藝術家在想什麼,我們不必知道。」因為觀眾對藝術擁有詮釋的權利。

結語時,陳蕉教授重申:感官感覺是培根一輩子致力的方向,「感官感覺的力量不經大腦,直接訴諸於感官。」當中,存在著感官感覺的暴力,因為畫作透過觀看「直接打到你的身體」,暴力便是形容當中的衝擊性。演講尾聲,現場聽眾紛紛提問,其中,哲學所楊婉儀教授提出哲學中的「黑洞」意涵,與培根畫作中的陰暗點,向陳蕉教授詢問當中關聯性。討論現場氣氛熱絡,最後,活動在掌聲中圓滿落幕。而在主講人楊宛儀教授的邀約下,陳蕉教授也笑著承諾:有機會將再度前來中山,與中山師生進一步交流。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