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前鎮河鳳山溪綠美化公聽會(台灣時報)

屬於都會區內的鳳山溪,可否成為像韓國首爾清溪一樣,成為親水性觀光河?這在昨天高市議會舉行的「前鎮河鳳山溪綠美化及整治、疏浚防洪績效與展望的探討」公聽會中成為話題焦點,學者們期盼引用二級處理的再生水,回流注入鳳山溪,不但可改善水質,又能解決無水源供應的窘境。

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楊磊強調,鳳山溪為溝渠型河流,平時枯水期甚長受無水供應之苦,建議與農田水利會協商,取得灌溉水支援,甚至引用高屏溪供應,以免親水性不足,此外,還要加強中段性的整治方案,將底泥清除,以免回流水注入又被污染。

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王冠雄建議,鳳山溪缺水,宜全面檢討目前工程施工措施,採用太多人工跑道、不透水工法,並強化地下透水性保留三十%水源,不但可避免淹水、又能回流不會造成災害。

高雄第一科大教授盧之偉指出,鳳山溪緊鄰兩條捷運、台鐵快速交通線中,處於快節奏感特色河流,若能適當整治成為地方親水特色,將是另一種體驗。至於分洪是動態治水,可採模擬處理當可易如反掌奏效。

議員洪秀錦強調,鳳山溪多年來花費不少經費,但在山頂溝、鳳山圳地段未設污水處理廠,以致鳳山埤頂及大寮的排水未作處理,縱使中崙設有污水處理設施,也是無濟於事。

議員李順進表示,前鎮河早在九十一年引用中央改善城鄉風貌經費進行整治,如今棧道及景觀台早已破爛不堪,市府不能任其荒廢反而不如鳳山溪沿岸整治後的景觀。

議員徐榮延強調,鳳山溪自七十一年起就先後投入七十多億元整治,卻仍無法如同愛河一樣成為高雄市的地標,兩岸可以賣咖啡充滿河岸風味,如今雖有截流站、但臭氣沖天,甚至因截流操作不當發生五甲淹水的窘境,如今縣市合併,何時才能讓鳳山溪如同愛河一樣,令人無限期待開發成為新地標,帶動地方商機。

2014-05-10╱台灣時報╱第11版╱高雄都要聞╱李啟聰
瀏覽數: